#懷恩祥鶴 友善對待環境,是大家都該注意的,但若有骨灰無法分解的困難,政府也應該盡力改善,讓往生者真正的入土為安。
2020/12/29 05:30
〔記者蔡彰盛、黃欣柏、游明金/綜合報導〕「怎麼會這樣?」越來越多施行環保葬的殯葬業者發現,已埋入土內的骨灰,因為無法與周遭土壤結合,傳出有人將埋入的骨灰挖出,當作廢棄物處理掉,再埋入後者的骨灰,但這樣做不環保、更不尊重往生者與家屬。為此,葬儀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行文內政部民政司反映,希望獲得正視。
申請環保葬逐年攀升
申請樹葬、花葬、植葬逐年成長,以台中市為例,2002年253件,去年已達1742件,今年至10月止已有1686件。
常見翻土重複使用
葬儀全聯會理事長李濂松說,許多殯葬業者反映,骨灰就算磨得再細,放入土中也無法分解,不僅如此,遇到水還會結成塊狀,這是因為骨灰經過高溫燃燒,已經碳化、鈣化,無法再與周遭土壤融合;因而翻土重複使用環保葬地區時,常見骨灰遭掘出地面。
內政部民政司長林清淇回應,納骨塔、骨灰罈等永遠無法分解的人造物,對環境衝擊更大,且近來學者也已研究出一些協助骨灰分解的方式,比如加入溶磷菌、菌根菌等微生物來加速骨灰分解等;整體而言,環保葬仍有其必要。
微生物可加速分解
宜蘭縣立殯葬管理所(員山福園)表示,福園的土是砂礫土,透水性強,骨灰會隨著雨水溶解,沒有全聯會反映的現象。若是黏土,黏著性強,骨灰倒在土裡,就像麵粉黏在土上揉在一起,不易隨著水溶解,會有結塊情形,但透過土質改良可以改善。近年新設的樹、灑葬區都會檢測土質,如果是黏土就會進行土質改良,問題已不常見。